化學回收量產加速!Neste處理400噸液化廢塑、日本
導讀· 日本兩家大學推出催化劑低溫回收廢塑,增加有效回收率;
· DSM采取Clariter化學回收法,將聚乙烯纖維轉化工業原料;
· Neste成功處理了400噸液化廢塑料。
歐盟和英國征收塑料稅、澳大利亞推動再生廢物出口禁令并鼓勵發展回收設施、加拿大禁塑的同時還準備對國內回收設施投資……。全球多個國家加入“回收大行動”。新年伊始,國外多家化工企業也公布了他們最新的減塑解決方案。
新型催化劑產生92%有效原料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和日本Tohoko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他們已經使用了一種新穎的催化劑工藝在“較低”溫度下回收塑料廢物。
回收聚烯烴塑料要求溫度至少為573開氏度,最高為1,173開氏度。研究人員將釕(一種鉑族金屬)與二氧化鈰結合在一起,產生了一種多相催化劑,使塑料在開氏473度下反應。研究人員解釋說,與其他催化劑相比,所需的能量輸入要少得多。
新型催化劑工藝過程。
“即使在溫和的反應條件下,我們的方法仍可使多相催化劑有效且可重復使用,表現出比其他負載催化劑更高的活性!毖芯空撐陌l表者Tamura和Tomishige說。
研究人員說,他們用這種催化劑處理了塑料袋和廢塑料,產生了92%的有用材料,其中包括77%的液體燃料和15%的蠟。
研究人員希望該系統將有助于抑制塑料廢物以及利用原材料生產化學藥品。
DSM攜手Clariter 回收聚乙烯纖維
DSM公司(Royal DSM)和國際清潔技術公司Clariter近段時間宣布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采用帝斯曼Dyneema®(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纖維制成的產品開發化學回收解決方案。
目前,采用Dyneema®制成的繩索、網和防彈材料樣品在Clariter位于波蘭的試驗工廠成功轉化。借助Clariter獲得專利的三步化學回收工藝,Dyneema®制成的終端產品轉化為高價值、工業級產品——油、蠟和溶劑。這些材料可作為制造新的終端產品的原材料。
采用Dyneema®制成的繩索、網和防彈材料等產品。
根據這一實驗結果,Clariter計劃于2021年在其南非工廠進行商業規模試驗,以便在其未來幾年建成的大規模歐洲工廠中使用Dyneema®衍生原料。此外,帝斯曼將繼續積極探索在所有產品生命周期階段降低Dyneema®對環境影響的可能性。
Neste回收400噸液化廢塑料
Neste公司宣布,已實現400噸液化廢塑料的回收升級處理,這些消費后包裝及混合廢塑料采用化學循環回收方式加工后,可作為石化煉油廠的優質廉價原料,用于生產塑料新料。
Neste于今年秋季在芬蘭的煉油廠成功處理了400噸液化廢塑料,相當于2萬名歐洲普通公民每年消費后產生的廢塑料。這是Neste公司首次以工業規模處理液化廢塑料。這標志著Neste在推動循環經濟和替代煉油廠原油的戰略目標中進入新的里程碑。

本項目得到了Ravago及其他塑料價值鏈合作伙伴的支持。Neste與他們一起開發了化學回收技術,以便回收那些不適合進行機械回收的廢塑料。這些廢塑料通常被焚燒或填埋處理。
Neste表示,開發化學回收廢塑料的生態系統,將有助于減少環境中廢塑料存量,同時也為廢塑料提供高價值的升級回收通道,賦予廢塑料新生命周期,實現塑料的循環再生,減少塑料新料生產對石化原油的依賴。
(資料整理自網易新聞、雅式橡塑網、theengineer等)
- 上一篇:中國塑料環境足跡大盤點,未來“塑控”如何走 2022/6/28
- 下一篇:“最嚴”禁塑令落地,企業擴產可降解塑料搶占 2022/6/28